张文博,男,1982年出生,安徽省白湖监狱管理分局黄姑监区监区长。
曾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先后荣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20年11月24日,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6年,他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为一名光荣的监狱人民警察,来到条件艰苦的白湖监狱。2013年4月,组织上决定让他担任结核病分监区政治指导员,负责全面工作。
大家知道,肺结核号称“白色瘟疫”,是我国发病最多、死亡人数最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接到调令,家里一下炸开了锅:因为担心他被传染,继而传染给家人,特别是女儿还小,所以长辈反对,爱人的脸上写满了惊恐,哀求的眼神让他不敢直视......
虽然他也知道结核病可防可控,可真要与那么多结核病犯
零距离朝夕相处,他的内心确实有顾虑!
但是,他想,自己是一名警察,更是一名党员,当组织需要的时候,必须无条件服从!
上任第一天,他就到监舍巡查。
当时,分监区关押着上百名结核病犯,大多数性情孤僻、意志消沉、敏感易怒。有的甚至用自杀自残相威胁,抗拒改造。
病犯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能不能活着出去都不知道,管我干嘛?”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前途失去希望,是病犯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根源。
所以张文博想,改造,必须从心入手。
此后,3个多月时间,他天天守在监舍,逐一找病犯谈话,讲法律、聊亲情,普及结核病科学防治知识。将病犯反映的问题用本子一条条的记下来,然后再一件件的帮助解决,真正对他们做到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法治教育、文化教育、亲情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多管齐下,攻心治本。
同时,强化监狱民警直接管理,从理发、洗澡、个人卫生日常小事入手,从开饭、唱歌、着装这些基本行为养成抓起,一个细节一个细节抓落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
不吃药、吐药是个老大难问题,监狱民警就采取“发药到手、服药到口、咽下再走”的办法,一些病情好转的罪犯,开始意识到,监狱民警是真心为他们好,便不再抗拒管理了。
同时,坚持依法管理、严格管理、规范管理,强化震慑,树正气、打邪气,净化改造环境。
经过摸索,他创建了“现场管理、康复治疗、生活照顾、思想教育”四步走结核病罪犯改造流程,科学评定每名罪犯危险等级,实行“黄、橙、红”三级预警分类管理方式,引入医院“日查房”制度,形成一整套科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结核病罪犯监管改造体系。用制度规范他们的言行,用温暖和关爱一点点浸润他们的内心,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
2013年7月的一天,罪犯王某突然发病,大口咳血,呼喊着“救我!”。情况危急,必须马上送医抢救。来不及多想,张文博背上王某就往救护车跑,一路上,王某咳血不止。当时下着大雨,直到他脱离生命危险,张文博才发现雨水连同王某的呕吐物沾了他一身。那一刻,他的脑子一片空白,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恐惧!
事后,虽然检查身体正常,但在他的心里却留下了阴影,总是怀疑自己身上有病菌,不敢回家。
几个月后,实在太想女儿了,他忍不住回了一趟家。一进门,女儿高兴地向他跑来,可就在他准备抱女儿时,又赶紧把伸出去的手收了回来,躲进了卫生间,听女儿哭着说“爸爸不要宝宝了”,当时,他的心里特别难受。
自从到了结核病分监区,他想家,但又不敢回家,想女儿,但是更怕见到她,害怕将病菌传播给幼小的女儿!
于是,他就干脆住在了监区,把对家人的思念藏在心里。
然而,“改造人”的工作远比想象的要困难,稍有不慎还可能酿成大祸。
另一名王姓罪犯,入监后一直情绪低落。一次王某突然向张文博报告,心脏难受,呼吸困难,监区医生检查后建议,立即送省城大医院。快到医院时,因暴雨路面积水过深,张文博就和同事光着脚架着他,在积水中,一步一步往前挪。到医院后,他们顾不上浑身湿透,立即送他检查治疗。在之后的几天里,监狱民警端茶送药,忙前忙后,无微不至地照料他,连医护人员都深受感动。
后来,王某告诉张文博,其实王某是想利用那次离监就医脱逃。原来,王某与妻子一直没领结婚证,因此孩子没户口,上不了学,家里也办不了低保,这使王某十分焦虑,一直想在看病时寻机脱逃,但张文博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让王某没想到,很受感动,思前想后,放弃了逃跑想法。
了解这些后,张文博想只有真正帮王某解决困难,才能彻底消除他的心病,帮助他安心改造。于是,他就利用休息时间,一次次联系当地司法局、民政局等部门,协调他们和王某妻子一起来到监狱,不仅为他们补办了结婚登记手续,还为王某和妻子在大墙内举行了一场“特殊婚礼”,继而帮王某解决了孩子入学、家庭低保问题。从那以后,王某像变了一个人,积极改造,获得两次减刑。在王某释放当天,张文博正在外出差,王某硬是在监狱门口等了他半天,一定要当面对他说一声:“谢谢!”
罪犯刘某病情严重,无亲人会见,破罐子破摔,想着自己肯定会死在监狱了。四年时间,张文博找他谈话300多次,助他康复、带他学习、给他信心,帮他修复亲情。出狱那天,刘某身心都得到了康复,充满感激的对张文博说:“指导员,没想到我还能活着回家,是你挽救了我和我的家庭,也让我懂得了感恩。”
这些年,每当看到结核病犯身体得到康复、精神得到康复,顺利回归社会后,他都会有一种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许多罪犯刑满释放后,在他们人生的重要时刻,比如有了工作、结婚、生子,都会给张文博打电话、发信息,分享他们的欢乐!每当这样的时候,他就会更加理解这身警服所承载的职责和使命。
参加工作15年,经张文博手改造过的罪犯达到2200余人,累计康复结核病犯328人,转化好重点顽危犯42人,转化成功率100%。让5名罪犯主动检举了6条有价值的涉黑涉恶线索,让2名扬言杀人、报复社会的罪犯放弃极端想法,避免了悲剧发生。
作为年轻的监区主管,张文博敢想敢试敢担当。2016年7月,张文博被调入串河监区青年示范监区担任政治教导员。这个由青年民警为主的监区,成立之初就担负着成为“第一”、成为“标杆”的重任。张文博带领一帮年轻人积极创新教育改造方法,在罪犯中开展矛盾调处、设立腰鼓队、组织精品故事阅读等活动。“青春,就应当拥有滚烫的热情和绚烂的色彩。”张文博带领青年示范监区在短短两三年里,就把示范监区打造成为白湖监狱管理分局基层监区的“样板”。其中,开放式会见得到了罪犯及其亲属的广泛认可。一次,罪犯徐某的母亲来监区会见,拄着双拐行动不便。会见结束后,张文博主动开自己车送徐某母亲到白湖车站,并为徐某母亲买了返程车票。后来,徐某通过与母亲通话才得知了这个情况,改造态度发生根本转变。
张文博说,他只是全国30多万监狱人民警察中的普通一员。监狱警察是一支于无声处默默奉献的群体,监狱是和平时期没有硝烟的战场。一座围墙,四角天空,这里面有迷途的灵魂,有破碎的人生。高墙电网内,在监舍、食堂、教室之间,不过短短几百米距离,监狱警察就在这几百米里,循环往复,来来回回,一走就是十几年,甚至一生,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罪犯和各种危险,比如脱逃、自杀甚至袭警等,所以不能有任何懈怠,更容不得半点疏漏。
因为,他们深知,教育改造好一名罪犯,不仅是挽救一个人,也是挽救一个家庭,更是对社会和谐稳定的贡献。
参加工作15年,张文博在监区度过了14个春节,两个孩子出生,他都不在她们身边。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的600多天时间里,他休息时间总共不到30天,一直在执勤备勤,对家人亏欠太多。
2020年11月24日上午,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张文博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张文博第一时间把自己在人民大会堂受表彰的图片分享给了妻子和女儿。“军功章里有你们的一半!”
那一刻,张文博心潮澎湃,在心里向成长路上帮助他的人默默致谢。妻子和女儿是他心中的最爱。他的妻子是一位中学教师,可爱的女儿已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了。当初,组织上让他到结核病分监区工作的时候,妻子接受了张文博的选择,自己默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只有一周岁的女儿,每次见到他,跑上来要他抱一抱,他却躲得远远的,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创伤。
2015年4月16日下午,同事火急火燎地找到正在监区巡查的张文博,把他拉进值班室,电话那头是妻子揪心的哭声。原来,女儿高烧咳嗽住院,医生怀疑是肺部有问题。听到这一消息,张文博的脑袋嗡地一下,人傻在了那里,内心深处多年的担忧瞬间爆发。“会不会感染了肺结核?”“是我传染给女儿的吗?”……一连串的问号压得张文博喘不过气来,像被利刃扎在心头。张文博恨不得立马赶到妻子和女儿身边,可分监区刚出现3名罪犯因吐血而住院的情况,当时又是传染风险最高的春季,理智告诉张文博千万不能冲动。“女儿都这样了,你还不能回来?”面对妻子哽咽的质问,张文博无言以对。焦急等待医院检查的几天里,张文博心神不宁、坐立不安,夜里总是梦到女儿。“爸爸最爱撒谎了,说好的陪我去游乐园,说话不算话!”女儿撇着小嘴埋怨道。几天之后,医院检査结果出来了,确诊女儿患的是大叶型肺炎。得知这个消息,张文博再也抑制不住了,泪水夺眶而出。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在工作和家庭两个方面,张文博总是难以平衡,失衡的翘起的那一端总是家庭,他总是觉得亏欠妻子女儿太多。从2012年女儿出生至今,张文博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节日没有陪在女儿身边,而最让他感到内疚的,是他无法像其他孩子的爸爸一样给女儿一个大大的拥抱。2017年中秋节,无法回家与妻子和女儿团聚的张文博通过微信给5岁的女儿发去一封家书。“亲爱的女儿,请你相信,不论是深夜还是凌晨,你都是我心中那盏明亮的小灯,给我带来温暖和希望;不论你身在何处,爸爸的心始终和你在一起,从未走远。”张文博深情地写道,“今天是中秋节,本来应该是一家团圆的日子,我却不能陪在你和妈妈身边,对不起。”在家书中,张文博给女儿解释了为什么不能像别人的爸爸那样常常抱她。“尽管每次回家之前,我都做足了清洁和消毒措施,但爸爸还是害怕啊!所以我只能狠下心来,尽量不和你有亲密的接触。你不知道,每当看着你跌跌撞撞地向我走来,伸出小手要抱抱的时候,爸爸多想和你亲亲、抱抱、举高高。看着你眼睛里的失望和委屈,我心里更是难以言喻,只好转过头去,不再看你。”张文博解释说,自己工作的地方关押着百余名结核病犯,随时可能被传染上肺结核病,“不是因为爸爸狠心,更不是因为爸爸不爱你,而是因为我不能。”他同时告诉女儿:“爸爸不能只做你一个人的盔甲,因为有更多需要爸爸的人在等待,希望你能够理解。”这封家书展现了张文博对女儿最深沉的父爱,读后令人泪目。
2020年11月24日当天,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的张文博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他感到无比荣耀、无上荣光!他说:“我深知,这份荣誉属于每一名光荣的监狱人民警察。人民警察是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我们头顶国徽,身着警服,这就是监狱人民警察坚定的人生选择,是我无悔的青春年华!”⠼/font>
张文博说,他只是全国30多万监狱人民警察的一个代表。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广大监狱人民警察用每一次“冲锋”诠释着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用法律、用正义、用真情,在高墙内严格执法、立德育人,重塑迷途的灵魂;用温暖的胸襟,撒下爱的种子,用耐心和爱心为迷途的浪子点亮心灯,把一个个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让罪犯相信法律,带着温暖、带着感恩、带着阳光重新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