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分享到:
        “十一五”人才规划制定依据
        文件名称: “十一五”人才规划制定依据
        索引号: 4305000009/2016-02342  
        公开目录: 规划计划 公开责任部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文日期: 2016-08-06 公开形式: 依申请公开
        生效日期 : 2015-07-02 有效期: 永久
        一、“十一五”人才规划制定依据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和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不断加速的时代条件下,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全党同志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着力加强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及农村实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崭新局面,为建设小康邵阳提供体制和人才智力支持。现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和《邵阳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制定本规划。
        二、我县人才工作现状分析
            (一)现状分析。根据报表统计、专题调研和座谈的方式,对全县各级各类人才的思想状况、工作状况、生活状况及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全县人才现状情况如下。一是总量状况。到2005年12月止,全县人才资源总量37442人,占全县97.16万人的3.9%;其中专业技术人才9943人,占人才总量的26.6%。二是年龄结构。35岁以下的5307人,占人才总数的14.2%;36—40岁的12434人,占33.2%;41—50岁的10246人,占27.4%;50岁以上的9455人,占25.3%。三是素质结构。全县人才队伍中有研究生学历的27人,占人才总量的0.07%;本科1619人,占4.3%;专科5765人,占15.4%;中专及以下学历30031人,占70.2%。在专业技术人才中,高级职称178人,占总量的2%;中级职称3928人,占40%;初级职称5837人,占总量的58%。四是行业结构。从人才分布看,在党政机关的2103人,占人才总数的5.6%;事业单位的12188人,占32.6%;国有企业206人,占0.6%;非公有制单位的5243人,占14%;乡土人才13368人,占35.7%。
            (二)存在的问题。一是人才总量不足。全县人才总量占总人口的比重偏小,比沿海发达地区差30个百分点,尚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二是人才分布不均。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人才、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行政事业单位机关等非生产性领域,企业和工农业生产一线人才相对匮乏,部分偏远乡镇的医生和教师严重缺乏。三是人才结构老化。人才年龄结构趋后老龄化,年轻后备人才力量不足,甚至出现断层现象。35岁以下的人才则仅为总数的七分之一。特别是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年龄在50岁以上的近4成。四是人才素质不高。人才文化水平总体不高,全县人才队伍中仅有27人取得研究生学历,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人才总数的19.8%。特别是缺乏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才、产品研发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及科学带头人,这与我县建设工业邵阳的现实要求极不相适应。五是人才作用不强。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机关,造成学非所用的人才浪费。同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不足和非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等现象仍然存在。六是人才流失严重。随着人才政策的逐步放开和人才市场的逐步完善,人才流动的自主性增强,我县人才外流严重。主要流向广东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长沙、邵阳等省内大中城市,特别是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出现“流出不流进”现象,与此同时,由于区位条件和经济水平的差异,本县生源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回县工作的不到一成,绝大部分流向了外地。七是人才环境不优。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到位,培养、选拔、使用、吸引人才的制度不健全,人才收入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挫伤了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才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低,人才中介组织和人才开发服务机构少,人才的有序流动待加强。
            (三)原因分析。造成我县人才工作诸多的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因素。计划经济经济体制下的退休顶班、转业军人安置,以及大中专毕业生分配专业不对口,使得一批非专业技术人员甚至无专业技术人员进入事业单位,造成人才总数多、专业人才少的现象;人才培训机制不健全,培训经费投入不足,造成人才素质难以提高。二是经济和地理环境因素。由于全县整个地理位置偏僻,经济比较落后,部分事业单位发展缺乏后劲,工业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效益较差,在人才引进、开发和激励等方面尚无足够的财力支撑,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三是对人才的认识因素。部分事业单位和企业对人才的基础性地位和决定性作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以致对人才工作重视不够。四是人才工作机制因素。主要是人才激励机制欠缺,人才任用机制不完善等,还没有建立起一整套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的有利
        于发挥人才作用的人才培养、开发、使用、激励体制。
        三、“十一五”期间我县人才工作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及任务
            “十一五”期间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使人才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促进人才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建设开放邵阳、工业邵阳、人本邵阳”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证。为确保“十一五”期间人才工作指导思想的落实,我们在人才开发方面将坚持以下几点原则。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建立起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有关部门通过合作的人才工作机制,突出抓好人才规划制定,工作机制的建立和人才环境的优化,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二是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从全县的经济发展大局出发,营造优良的人才发展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通过整合人才资源,大力加强人才能力建设,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力求建立人才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协调的动态机制。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各极党委政府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点,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把培养人才、服务人才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作为人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开发人才资源作为人事行政的根本任务,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四是坚持科学分类适才适用的原则。积极探索和完善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人才的分类管理制度。并根据每个人的知识、能力、品德、兴趣等因素,量才使用,扬长避短,人岗相适,促其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使得政以才治,事以才兴。
            “十一五”期间我县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拓宽人才来源渠道,加大干部人事制度和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长效机制,积极培育人才市场体系,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的环境,使我县人才总量有较大增加,人才结构有较大改善,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基本解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人才瓶颈制约。一是人才全县人才总量目标。到2010年,全县人才总量达到6万人左右,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高级职称的高层次人才达到6000人以上。各类人才占社会总人口比例达到6%左右。二是人才结构目标。到201.0年,全县拥有党政人才2300人左右,经营管理人才13000人左右,高技能人才2000人左右,专业技术人才12000人左右,农村实用人才30000人左右。三是人才分布目标。到2010年,产业间、地区间、城乡间的分布趋于合理,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一、二、三产业的人才分布比例为5:29:66;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达到20000人左右。四是学历要求。到2010年,党政人才文化程度全部达到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在各层次党政人才中都占有一定比例,专业结构基本适应岗位要求,懂经济、法律、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的干部比例有明显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高级职称的达到12000人左右。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中级和初级职称的分别达到3000人、5000人、7000人,40岁以下的占4000人,农村实用人才进一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带头致富的能力和科技示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每万名农村人口拥有实用人才达到300人左右。
            “十一五”期间人才工作的主要任务。针对我县人才资源的落后状况和薄弱环节,“十一五”时期,全县人才规划和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增加总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完善机制。”一是增加总量。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使人才队伍总量稳中有增。特别是要注重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引进,加快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造就一大批农村实用技能人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大改革力度,为各类人才建功立业创造拴心留人的政策环境和生活条件,做到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防止人才流失。二是提高质量。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提高人才整体素质。要重视开发人才的智力素质和能动力量,使之成为促进事业发展的根本条件。“十一五”时期,要切实开展和抓好人才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全面提高人才素质。三是优化结构。要适应经济发展要求,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职位公开招考公务员和聘用紧缺型人才,优化人才队伍年龄结构。加大竞争上岗和人事制度改革力度,从行政事业单位调整分流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充实教育、卫生、科研生产第一线。要加大二次人才开发力度,为离退休技术人才继续服务提供发展平台和便利条件。要尽可能地创新机制和条件,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四是完善机制。要通过建立健全完备的选人、用人、留人、育人机制,建立人才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协调的动态机制,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利益机制,使其在引导人才流动、鼓励人才充分发挥作用方面起基础和关键性作用。
        四、“十一五”人才工作战略重点
            实施人才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以促进整个人才战略目标的实现。我县实施人才战略,要突出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力人才和乡土人才五支人才队伍建设四个战略重点。
            党政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为根本方向,加快建立开放型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以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政领导干部队伍。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积极营造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加大干部交流力度,促进干部多岗锻炼成长。重视女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对特别优秀的干部予以破格提拔。坚持后备干部制度,加强和改进后备干部工作。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促进党政领导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加快党政机关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并改进考试录用制度,完善选调制度,注重选拔年轻干部、高知识层次干部及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充实党政机关。推行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完善党政机关干部年度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党政机关干部退出和淘汰机制。认真组织实施《公务员法》,加强公务员管理配套法规建设。三是加强理论和业务培训。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方式,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教育、现代科学知识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每年择优选拔一批科级干部脱产到高校进行中长期培训,有计划地选派一批骨干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增强领导发展经济的能力。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培养造就一大批企业家。围绕全县十大产业建设,鼓励一大批有志事业发展的能人创业,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同时,以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培育一批职业经理人,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创新管理方式和思维方式。要有计划、有重点地选送部分优秀企业管理人才到高等院校培训或到发达地区、规模企业见习。要综合运用企业内部培养、市场公开招聘和外部引进等手段,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企业后备人才队伍。二是形成有利于企业人才成长的新机制。加速国有企业改制,深化企业人事制度改革,改进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全面实行企业经营管理者聘任制,加速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市场化配置。实行企业经营管理者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 制,建立符合企业特点的考核评价制度和工资年薪制,健全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三是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与公有制经济实行同等政策,全面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的整体素质,鼓励并支持各类人才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功立业,鼓励公务员辞去公职或退休后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作,有计划地选拨部分在职公务员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挂职锻炼,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停薪留职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作时间不超过5年的,回原单位工作可连续计算工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可按照自愿选择和便捷服务的原则申报参加各类职称(职业资格)评审(考试)。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努力建设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采取切实措施,培养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注意培养一支具有较高技术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科技队伍。制定并实施紧缺专业人才的资助培养制度,每年选拔资助一定数量的优秀青年人才到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学习深造,缩短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周期。继续加大乡村优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定期组织推荐选拔,适时开展技术培训,及时提供信息、资金、技术等服务,为农村人才推广新技术、推进农业产业化提供良好条件。建立和完善专家联系制度。二是继续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落实用人单位聘任权。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职业资格的统一管理。构建专业技术人才执业资格制度体系。注意发挥科学技术群众团体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作用。三是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专业技术人才的重点来抓,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根据教师队伍现状和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教育和教师的需求,安排好教师的培养、培训、选拔和引进计划,逐步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以企业、行业为主体,开辟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多种途径,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二是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健全和完善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制度,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积极组织高技能人才开展技术交流,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对人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要给予相应表彰和奖励。三是提高高技能人才配置和保障水平。引导高技能人才按需合理流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鼓励人才交流和社会各类职业中介机构为高技能人才提供相应服务,完善高技能人才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实用技能人才建设。要以实用知识、应用技术为主,大力培养农村急需的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等各类实用人才,将他们中的优秀人才选派到农业大专院校进行委托培训。要有计划地从农业大专院校选择一批有志于对农业发展作贡献的毕业生,充实农业领域,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管理工作。要大量培训农民技术员,在5年内,对全县农村中的所有村组干部和45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者,全面实施农业实用技术和基本操作技能培训,对培训合格者,发给“绿色证书”,使他们成为农村中广大农民群众公认、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农业技术等级证书。要组织专家开展智力支农活动,及时帮助农民解决科研、生产中的技术问题。
        五、政策措施
            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是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重视人才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决定性、战略性作用,在全社会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二是要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定期研究人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适时制定有利产业发展和人才作用的政策措施,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三是要建立完善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事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机制,制定好人才工作规划,完善人才培训计划,协调人才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使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是扩大党政干部选择任用工作的民主。加大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力度,全面推行竞争上岗,坚持实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试用制和任期制;推行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形成正常的更新交替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要坚持公开考试录用制度,对新进入党政机关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人员一律实行“凡进必考”。完善考核制度,加强对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业绩考核检查,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加大考核结果的运用力度。完善组织、社会、舆论等监督机制,加大党政干部的监督力度。二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逐步建立适应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领导人可实行聘任、选任、委任、考任等多种任用形式,积极探索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用人制度,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行“个人申报、社会评审、单位聘用、政府调控”的职称评聘工作模式。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规范聘任程序,杜绝论资排辈,切实废除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对成绩特别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不受学历、资历、职数限制,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奖励机制。一是建立体现不同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分类管理制度。进一步扩大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积极探索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二是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薪酬制度。构建以经营业绩为核心的多元分配体系,使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收入与企业效益密切挂钩。试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年薪制,试行股权制。三是完善奖励机制。对于工作成绩突出、贡献大的人才,政府在给予“记功”、授予“荣誉称号”,发放“特殊津贴”外,还可根据贡献由政府或单位给予重奖。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奖励基金,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奖励基金,在党政机关中设立人民公仆奖,以表彰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
            积极引进紧缺人才。一是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建设项目需要,加强对紧缺人才的预测和规划,定期发布人才需求目录,提高紧缺人才引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每年集中组织次定向人才招聘活动,大力引进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学士以上学位或中级以上职称的各类人才,特别是我县农业、工业建设以及教育、卫生领域急需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二是强化企事业吸纳人才的主体地位。全县各类所有制企业要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加大对技术创新和人才开发的投入,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积极实施项目引才工程,把引进企业高级人才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招商与引才引智的融合,通过项目引进人才,以人才带动项目的实施,促进项目建设和人才开发的协调发展。充分利用经贸洽谈、招商引资和科技恳谈等活动,以优惠的政策和宽松的环境吸引外地企业家来我县投资兴业。三是完善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采取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方式灵活引进智力。四是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事业单位引进硕士、博士和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受编制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的限制。经公开招考引进到国家机关的,允许先进后出。鼓励取得学士以上学位的优秀毕业生来我县择业。放开引进人才的薪酬待遇。完善协议工资和年薪制等多种分配形式,由用人单位与本人协商,自主确定其报酬。
            加大对现有人才的培训教育力度。一是强化对各类人才的专业培训。制定《“十一五”国家公务员培训工作规划》,切实加强公务员培训工作,使公务员培训规范化、法制化。完善继续教育,制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更新和充实继续教育和培训的内容,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统计、登记、评估和奖励制度。完善继续教育考核制度,把考核结果与职务晋升、人才流动、职业转换结合起来。二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在加快普通教育培训的同时,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推进教育培训的社会化。开辟教育培训新途径,形成政府、单位、个人三方负担的继续教育投入机制,建立带薪学习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活动、加快发展远程教育,形成终身化、网络化、开放化、自主化的终身教育体系。
            培育政府公益性人才市场。在县级人才市场尚不发育的情况下,通过建立政府公益性人才市场,加大人才市场化配置进程。大力推进和发展人事代理,规范人事代理行为,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建立人才中介服务标准体系,提高人才市场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快人事市场法制化管理。
            加大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树立人才资源开发投入是收益最大的投人的观念,逐步提高发展性投入中用于人才资源开发的比例。县财政要建立人才开发基金和创业基金,鼓励人才培训、引进和创业,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把人才培养经费列入年度预算。鼓励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各种形式支持人才开发事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739-5026098

        版权所有:365体育钱提不出来了_365彩票app老版_日博best365下拉飞机XLCOKK人社局 Copyright © 2011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6007413号
        主办单位:365体育钱提不出来了_365彩票app老版_日博best365下拉飞机XLCOKK人社局 承办单位:365体育钱提不出来了_365彩票app老版_日博best365下拉飞机XLCOKK人社局
        湘公网安备 43050202000153号 网站标识码:4305000009

        主办单位:365体育钱提不出来了_365彩票app老版_日博best365下拉飞机XLCOKK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联系电话:0739-5026098